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
教材:小学音乐(沿海版)第六册
课题:第三课《小白船》第二课时
课型:综合课(乐器进入课堂实验课)
执教者:华康小学刘舜妙
一、教学对象分析:
本班学生音乐表现力较强,已能用律动与打击乐器表现
不同拍子的旋律,不足之处是音色较弱,须加强引导。
二、教材分析:
1. DO在第一线音乐知识的学习。E大调DO在五线谱上的位置,以此类推,掌握五线谱上E调的各音位置。
2.学习歌曲《小白船》,《小白船》是朝鲜三拍子民歌,学生通过
律动、键盘、打击乐器有机地结合起来学习这首歌曲,启发学
生感受歌曲那富有幻想色彩的美的意境。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律动、学歌谣,感受、区分二拍子与三拍子。
2.学习DO在第一线的音乐知识。
3.各环节注重创造性培养。通过学生自己设计歌曲伴奏型、
创编动作,增强学生的美感。
四、教学媒体准备:
录音带、音响、地上五线谱、VCD、电脑、软件。
五、 教学设计构思:
1.看电视画面说月亮,培养兴趣引入新课,由教学内容想到文化范畴。
2.学习歌谣,通过律动感受而拍子和三拍子。
3.学习歌词启发学生美感。
4.学习音乐知识,通过地上的五线谱——手上的五线谱——板书上的五线谱,循序渐进,学生很容易掌握。
5.加入打击乐器与口风琴伴奏创编动作,培养学生即兴创作能力。
六、教学过程:
(一)律动进课室
听着欢快的音乐,做律动进入音乐室。
(二)新课导入
1.看电脑软件图片A、满月;图片B、弯月。
2.谈话:请同学们说出有关月亮的传说(例如:嫦娥奔月、黑狗吞月等)。
(三)学习歌谣
1.月儿弯弯,像只小船,摇呀摇呀,越摇越圆,月儿圆圆,像个银盘,转呀转呀,越转越弯。
2.学习二拍子:三拍子:
3.为歌谣伴奏(拍手、拍腿、打击乐器)。
(四)新歌教学
1.VCD范唱《小白船》,做三拍子摆动。
2.提问:歌曲中的小白船在哪里飘荡?什么颜色?有桨吗?有帆吗?飘到哪里去了呢?
3.手拍三拍子,按节奏读歌词。
4.学习bE调do的位置在第一线,通过地上的.五线谱——手上的五线谱——黑板上的五线谱进行学习。
5.学唱谱(先分为两个声部单独练习,再合唱)。
6.歌曲表达了什么情绪?
1)抓特点:每个乐句结束有6拍。
2)设计乐句最后6拍的伴奏。
7.拍手为歌曲伴奏。
8.用乐器为歌曲伴奏。
9.创编动作
1)想象自己是一颗种子……
2)创编动作表演《小白船》。
(五)小结: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很多音乐知识,也学会了《小白船》这首优美的歌曲,老师觉得很高兴,你们觉得高兴吗?好,这节课上到这里,请同学们听着欢快的音乐离开音乐室。
2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清新、欢快的情绪,体会校园歌曲自然朴实的风格。
2、通过聆听、模唱等环节的学习,能够清晰、准确的演唱歌曲、表现歌曲。
3、感受不同演唱风格对同一首歌曲的演绎,尝试创编不同的歌曲表现形式,体验创造的乐趣。
教材分析:
《清晨》是一首旋律明快流畅的校园歌曲,三段体结构,表现了人们在阳光明媚的早晨锻炼身体的快乐情景。两个基本乐段的旋律都是在重复的基础上稍作变化,只是在尾音上变化,但是这种变化会给学生音准把握上带来一些困难。三个乐段的情绪有对比变化,第一乐段欢快活泼,第二乐段优美舒展,描绘美丽的.景色,第三乐段重复第一乐段的旋律,歌曲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
教学重点:感受和表现歌曲的美。
教学难点:两个乐段之间的对比衔接,容易造成音准和情绪把握不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对话激趣
师:同学们,你今天早晨几点起床?早晨起床后你都做什么?(问题贴近生活经验,学生自由回答)你知道老师早晨干什么了吗?请仔细听。(问题引起好奇,聆听教师范唱)
二、新课教学
1、初步感受。聆听歌曲范唱,了解歌曲内容,体会歌曲情绪,整体感受歌曲。
2、复听歌曲。设问:歌曲可以分成几部分?引导学生体会乐段之间旋律、情绪的对比,为表现歌曲做准备。
3、听辨游戏。通过游戏让学生轻松区别乐句之间的变化,模唱旋律,突破难点。
4、演唱歌曲。根据学情及时指导。
5、聆听另一种风格的演唱,体会不同风格对歌曲的个性表现,为创编活动做铺垫。
6、多媒体课件展示无伴奏合唱音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让歌曲更丰富地表现,激发学生的创编热情,学生对歌曲进行演绎。
三、评价激励
通过自评、互评等形式回顾本课。
3
课时:
一课时。
目标:
1、通过听赏与学唱体会非洲黑人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与音乐风格,体会非洲黑人音乐浓郁的地方特色。
2、体验非洲特有的节奏型,学唱《达姆、达姆》
3、能够完整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能运用所学节奏为歌唱伴奏。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程
1、导语: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到底是哪呢?一起来看看。(播放介绍非洲的视频)
2、师生齐齐说非洲。
二、欣赏《沙克舍提》,体会黑人非洲音乐的特点。
1、欣赏并思考
a、主奏乐器是什么?
b、节奏、唱腔各有什么特点?
c、营造了怎样的情境?
教师小结:特殊的节奏是黑人非洲音乐中的重要因素。非洲音乐中的`节奏强烈奔放,复杂多变。要表现这些节奏则要通过灵魂乐器——鼓
2、介绍非洲鼓及其社会功能(播放幻灯片)
3、节奏练习
列出非洲音乐常见节奏型,学生用盆或饭盒当非洲鼓,自选一段节奏进行练习,随后跟随音乐一起演奏。
常见节奏型:
三、学唱歌曲《达姆,达姆》并用所学节奏为其伴奏
1、初听,学生边欣赏边阅读歌词。
2、复听,教师范唱,学生轻声跟唱,身体自由律动。
3、学生跟伴奏完整学唱一边,找出难点。
4、就提出的难点教师进行细节教唱。
如:
切分音。
附点节奏。
长音的拍数。
教师教唱:
a、根据歌曲节奏带领学生边打节拍边念歌词。
b、提醒学生注意作品的情绪,保证唱够长音的拍数。
c、休止、附点处用吸气动作来控制掌握时值。
5、分组自行练习。
6、完整有感情的演唱一遍,并让学生用所学节奏为歌唱伴奏。
四、教师小结
五、下课了解非洲风土,为导入非洲黑人音乐及欣赏作品作好铺垫
边欣赏边思考,归纳出本段音乐的特点,敦促学生自主学习。
通过击打节奏,体会节奏赋予非洲音乐的韵律,并对音乐特色有进一步的了解。
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学生在此环节一边跟唱一边寻找难点,提出难点,老师教唱。
与上半截教学内容衔接,将节奏运用到歌唱中,丰富表演的同时再一次强调节奏在非洲音乐中的作用。
4
设计理念:
以积极的态度感受非洲音乐,以宽广的胸徽接纳、了解、吸收世界多元的音乐文化。
1、本节音乐课将以非洲近代和当代社会生活的优秀歌曲作品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和喜欢非洲的音乐文化,增宽音乐视野,培养审美情趣。
2、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鉴赏和创编优秀乐曲作品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情绪、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可以学生培养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陶冶、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品格。
设计思路:
一、确立主题
本人以“快乐的非洲之旅”为主题来展开这一节课。
二、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材
由于这一节课歌曲涉及作品众多,除了选教材规定欣赏的曲目外,还应选择一些最具有代表性、最富有时代特点的乐曲,因此我选择了最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战之舞”和中国的“击缶而歌”等。
三、在感受、体验、理解非洲鼓的基础上,采用讨论的方式,拓展探究非洲音乐的特点。
教学目标:
本节课以聆听非洲鼓乐作品为主线,对比中国鼓乐的主题和风格不同点,比较中外作品风格异同,拓展思维训练。并根据本班学生自身特点的开展综合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音乐兴趣,发展音乐鉴赏评析能力,创造并表现音乐作品能力,提高了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
1、新的时代为音乐发展揭开了新的.篇章,这一时期世界音乐题材广泛,题材多样,民族文化多元化,音乐作品浩如烟海。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乐曲的情绪,认识乐曲的时代特点及社会内容,进而了解当时创作歌曲的基本特征。
2、通过合作演奏,鼓励学生参与尝试创作和表演的综合活动。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图片、音响、影象等有关的资料,制成课件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教学内容。
2、以小组为单位就坐,随时进行讨论和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中国音乐“击缶而歌”片段,提出音乐是一种无国界的艺术。
2、接着通过播放非洲音乐“战之舞”片段引出课题——“快乐的非洲之旅”。
二、感受认知
1、鼓室非洲最普遍流行的乐器。
「1」、看,热情的非洲朋友正在友好的问候我们哪。「播放非洲鼓乐片段视频」
让我们热情的做个回应吧。
2/4XX X | XX X‖
「2」使用的是什么乐器?
结论:鼓是非洲最普遍流行的乐器。
2、鼓是非洲人最喜爱的乐器。
「1」、介绍非洲鼓的种类。
「2」、非洲为什么有这么多鼓得种类?
「3」结论:非洲人非常喜爱鼓,并且用途广泛。
3、鼓在非洲人生活的重要地位是不可被替代的。
「1」、播放视频请同学们思考非洲的鼓都有什么用途?
「2」、结论:鼓在非洲主要有四种用途音乐性、实用性、象征性、宗教性。鼓在非洲人生活的重要地位是不可被替代的,被称为“非洲传统乐器的灵魂”
4、感受探究非洲音乐的灵魂-------节奏
「1」、这种只有简单音高的乐器靠什么来表达思想感情或情绪哪?
「2」、结论:靠得时节奏、力度、变化。在非洲,节奏被称为“非洲音乐的灵魂”、
5、感受探究非洲节奏最重要的特点------复杂多变
「1」、教室演奏鼓乐片段,请同学们探究非洲鼓乐的节奏哟什么特点?
「2」、同学们亲自尝试敲非洲鼓。
「3」、结论:非洲音乐节奏的特点是复杂、多变。
三、体验探究
1、感受探究非洲节奏最典型的特征----跨节奏
「1」做“跨节奏”联系。
沙锤2/4XX X | XX X ‖
响板2/4OX OX | OX OX‖
铃鼓2/4O XX | O XX‖
「2」、这种方式被称为“跨节奏”是非洲音乐最典型的特征。
2、通过欣赏“啊伊亚”探究非洲歌曲形式的特点-----乐句短小,经常重复,多声部。
「1」、播放“啊伊亚”片段。你对哪一句印象最深?为什么?
结论:第一句是歌曲的主题,一直在重复。
「2」、模唱训练。
「3」、重复的时候有无变化?
结论:非洲歌唱的特点是,乐句短小、经常重复,常为多声部。
「4」全曲都是非语义性的歌词,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结论:表达思念,相互呼应的心情。
四、归纳总结
总结非洲音乐的风格特点。
和学生一起总结归纳非洲音乐风格特点。
a、非洲音乐中最重要的乐器是鼓,被称为传统乐器的灵魂。
b、非洲音乐中最突出的因素是节奏,其特点为复杂多变。
c、非洲音乐中歌唱的乐句较短,常做反复,常为多声部。
d、非洲音乐最典型的特征是“跨节奏”。
四、结束部分
五、播放一段关于非洲鼓在中国演出的情况视频
1、播放视频
这段视频是由几段不同的地方演出组成,请找出它们的共同点。
结论:都是非洲鼓乐在中国的传播,中国人都喜爱并热烈参与到演出中。
2、这个情况你们的心中有什么样的感想?为什么?
结束语:
我们看到了中国正在敞开心扉不断地接纳、吸收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用来不断地充实、完善、发展自己的音乐文化,展现了优秀民族和大国的宽广胸怀。中国的盛唐时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然而我们更希望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欣赏中国的音乐,通过音乐了解中国,喜欢中国,把中国灿烂的音乐文化传播到世界的每个地方去。吧世界上优秀文化融入到中国的文化中来,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地球村的文化交流使者吧。给学生留一道课后拓展题“非洲音乐知多少”,同学们各自查找,非洲音乐还有怎样的艺术形式,有什么特点?然后相互交流,谈谈你的感想?
5
教学目标
1、能认真听赏《进行曲》,感受乐曲的情绪、了解乐曲的结构,并记住主题一,能用歌声、语言和肢体动作表现乐曲。
2、能用竖笛吹奏《进行曲》的旋律,按节奏准确地敲击大鼓、小鼓、三角铁,与他人合作演奏《进行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铺垫
1、导入
夏天的感觉真好!烈日当空火辣辣,辣得我们心中乐开了花。我们在池塘里嬉戏,我们在草地上奔跑。夏令营已经准备好,等待着我们出发!让我们把火辣辣的`情怀溶入到歌声中,歌唱我们快乐的夏令营!
2、演唱歌曲《夏令营》
二、学做巡逻兵
1、导入
师:今天我们夏令营的第一个活动是学做巡逻兵。你们听,远处走来一对巡逻兵,想想他们是怎么巡逻的?
2、初听《巡逻兵》,回答问题
3、用动作模仿巡逻兵
师:你能不能用一个动作把他们巡逻的样子表现出来?请你演一演教官,其他同学学一学。教官同学要检查其他同学是否模仿得对,是否神气!
4、唱音乐主题一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是这个乐曲的主题一。这段音乐表现的是什么?我们一起用鼓的声音“咚”来模唱。
5、分析音乐主题一
师:人们讲话是一句接一句的,音乐也是如此。主题一由几个乐句组成?我们再用吹号的声音“达”来唱一唱,边唱边想问题。
生:……
6、完整听赏乐曲(听乐曲结构)
师:主题一在这乐曲中出现了很多次,是几次呢?我们一起来听听。请小教官们上场,全体同学列队。听到地一遍主题的时候跟着一号教官走一走,第二遍时跟着二号教官,第三遍跟三号、第四遍跟四好……准备,开始!主题一一共出现了几次?
生:……
7、再次听全曲,用动作参与「听乐曲结构+主题一乐句」
师:真聪明!下面我们巡逻的难度要加大了,我们听到主题一的时候不但要踏步,而且还要每听一个乐句就向右转一次,检查四周是否有敌情。巡视、表演都要到位,才像真正的巡逻兵。
8、小结
6
【教学设计理念】
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多元文化,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产生兴趣。在对音乐作品的比较聆听中,引到学生自主探究,认识并了解我国古代音乐中具有文人情致的代表性器乐作品和这些作品中反映出的一种“曲风文雅、意境高雅”的品质和丰富的情感内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聆听、赏析古琴曲《流水》,使学生初步了解古琴的基础常识,并引导学生用心感受和体验古琴曲追求的弦外之音的深邃意境。过程与方法:通过听、看、讨论、体验、探究等活动,体验名曲的意境和古琴曲的风格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增进他们对祖国音乐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
通过《流水》的欣赏,通过伯牙、钟子期的感人故事,使学生感受到古琴的魅力,同时激发学生对中华瑰宝——古琴的热爱。 【教学难点】感受、体验古琴曲的深邃意境。
【教学方法及教学策略】
1、用聆听、讲解、感受、思考、讨论、体验、探究等方法组织教学。 2、通过讲故事、拨动皮筋引领学生探古寻音和引发学生产生赏乐臆想3、古琴知识和乐曲意境的了解和理解,通过各种不同层次的提问,启发学生自己探索。
【教学过程】
一、闭目静神创心境
导入:为更好的进入本堂课的欣赏,现在请同学们闭目静神片刻。
二、古韵声声续心境绵情源
师:很好,现在请同学们继续闭目静心聆听一段音乐,想想音乐会带给你怎样的心境?「注:播放古琴曲《阳关三叠》」
生:音乐带给我一份优雅恬静的心境;音乐带给我灵动而又深远的心境;音乐带给我一种莫名无语的心境
师:那同学们想过你为何有如此心境呢?「注:问题设坎打下伏笔」
生:「注:此环节因不同的班级会出现不同的反应,但大多班级的同学会产生茫然无语的境地」
师:「话锋回转,导问渐入课题」那刚才同学们听到的是什么音乐?或者说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音乐?
生:古琴音乐;古筝音乐「注:因知识不一,会出现音色辨别的争议」说明:此环节如学生们出现音色辨别的争议,可适时加入简述古琴与古筝的基本区别。「注:此环节学生传发介绍古琴乐器的相关资料。目的是:引发学生自主学习,延伸课堂教学内容,拓宽学生学习视野。」
师:很好,刚才同学们通过聆听古琴曲引发了很多美妙的心境,与此同时又让我们产生了无语的感觉,那么今天我们将通过古琴音乐来领悟其深邃的意境。「注:出示课题」
三、故事反倒设悬疑,问题引入思因由
工地安全员述职报告范文
「设计意图:高山流水“伯牙遇知音”的故事千古流传,学生中大部分同学对此故事情节有所了解和耳闻,但故事背后蕴涵的古琴曲大音希声之境界所带来的曲高和寡却让学生耐人寻味,此环节通过悬疑问由引领学生探古寻音」
师:同学们知道一曲《高山流水》激荡出“伯牙遇知音”的故事千古流传,那同学们对于故事中俞伯牙遇知音后又失知音做出的摔琴叹息之举是如何理解的呢?
「注:此环节请学科代表分发与古琴相关的故事资料」问题提出,同学们议论纷纷最后学生感悟到:
师:很好!从刚才同学们对“伯牙遇知音”的故事理解以及我们刚才初步接触到的古琴琴韵,古琴曲意境之深远带给我们曲高和寡之感,接下来,我想和同学们一起通过古琴曲《流水》来尝试“演绎”一番新世纪版的“伯牙遇知音”的故事,不知同学们意下如何啊?
生:「同学们会意一笑,满怀期待」
四、皮筋调动心鸣,引发赏乐臆想
「意图说明:古琴曲意韵深邃、曲高和寡,对于现代初中生在欣赏时难免会出现无所适从的现象,通过随琴曲拨动牛皮筋的手段来促使学生与古琴音弦达到共振的效果,以此来引发学生产生赏乐臆想」
师:在“演绎”之前请同学们拿出刚才进教室时老师分发给每一位同学的牛皮筋,「此时同学们眼神中略带疑惑」请同学们保持刚才赏乐的心境,继续闭目静心聆听古琴曲《流水》并随琴音的.起伏轻轻拨动你手中的“弦”「注:皮筋」,把自己置身于鼓琴者的心境,想想你在述说什么?传递什么......?
师:刚才我们静心完整聆听了古琴曲《流水》,请问,你在述说什么?传递什么......?
生:畅所欲言
五、问题拓展深入,赏乐探古寻音
师:刚才同学们对古琴曲《流水》有如此奇妙之感受,想过它通过什么手段或手法来演绎如此神韵的吗?那么接下来,我们结合课本:“拓展与探究”中第1、2题中所提出的问题来进一步深入探知感寻古琴曲《流水》带给我们的神韵。师:首先,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段介绍古琴音色及演奏技法的视频,想想古琴曲《流水》中是如何运用琴音及演奏手法来表现其深远意境的? 「注:投影板书:一、古琴音色之特点二、古琴常用演奏技法」
师:有了对古琴音色及常用演奏技法的初步了解及之前聆听古琴曲的感悟,我们再请同学们结合课本中拓展与探究中提出的问题来谈一谈,古琴曲《流水》所表现的是实景、还是实情?还是虚幻、还是臆想?
生:「注:问题提出,同学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讨论」师:很好!此时同学们都有各自的观点和想法,与此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古曲音乐风格特点的思考,那接下来,我们带着这份思考和疑惑再来聆听一遍《流水》,看看同学们在这次聆听中是否能找到你心中确切的答案?
在这次聆听时请同学们带着水的流动和心的灵动继续闭目静心聆听琴曲《流水》,再入佳境探古寻音「注释:此环节老师出示若干装有水的盆或桶,引导学生把手置于水中随琴韵在水中游动」
「意图说明:古琴曲《流水》乃表现流水之形态,意通过对山泉、小溪、江河、湖海的描绘来抒发对大自然壮丽的赞颂。此环节在前面同学们用皮筋与琴音产生共振带来的神韵中,再通过俱像的水来引发琴音「鼓琴者」与心灵「赏乐者」的碰撞,那岂止是课堂的升华更是古韵的回荡」
师:有了水的流动和心的灵动,你已经有“弦外之音”了吗?生:畅所欲言
师:很好,同学们对琴曲《流水》进一步的心灵感悟为我们打下了非常好的感情基础,那么同学们想过琴曲《流水》是如何通过古代音乐的语言和结构手法来表现“大音希声”之境界的吗?
7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简介中国民歌的分类,欣赏《川江船夫号子》、《上去高山望平川》、《放风筝》三首民歌。
教学难点:听辨号子、山歌与小调
教学过程:
一、简介中国民歌的三大类的不同特点:
劳动号子:音调铿锵有力、豪迈。
山歌:节奏舒缓、旋律明朗。
小调:结构规整、旋律优美。
二、欣赏一组民歌。
1、四川民歌《川江船夫号子》:感受歌曲的演唱形式对歌曲所起的作用。
说说歌曲音调有什么特点?属于哪类民歌?
2、青海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感受歌曲的旋律特点—延长音较多。
说说山歌为什么用那么多长音
3、河北民歌《放风筝》:想一想这首歌与刚才的有什么区别?你能根据歌词内容画一幅图吗?
三、活动与练习:分组说说自己收集的有关中国民歌的`知识。
四、教师小结民歌种类及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结合音乐知识进行民歌欣赏,引导学生从民歌的不同特点进行区别、归纳。
教学难点:说出号子、山歌与小调不同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赏陕北民歌《脚夫调》,想一想:歌曲属于哪种民歌类型?
二、哼唱云南民歌《放马山歌》,感受山歌的曲调特点——节奏自由、衬词多。
三、欣赏河北民歌《盼红军》,想一想:歌曲的曲调属于山歌类吗?为什么?
四、随伴奏音乐哼唱《盼红军》,感受小调旋律优美、结构规整等特点。
五、听辩练习:
1、《黄河船夫曲》、《码头工人歌》属于哪种类型的号子?
2、《牧歌》、《小白菜》、《茉莉花》属于哪种民歌类型?
六、活动与练习
1、你会唱哪些广东方言歌?
2、创作民歌:
应用1、2、3、5、6五个音创作一首有民歌风格的歌曲。
3、教师示范再集体创作。
七、集体评议。
八、小结。
8
教学内容:表演《甜甜的秘密》、初听《飞来的花瓣》
教学目标:通过表演唱《甜甜的秘密》,聆听《飞来的花瓣》,表现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培养学生与他人之间的交流能力。
教材分析:
歌曲《甜甜的秘密》
这是一首曲调轻快、活泼的儿童歌曲。歌曲借物抒情,通过饶有趣味的活动,揭示了学生的心理,唱出了对老师的热爱之情。歌曲为4/4拍、大调式,由二个乐段组成。第一乐段较多地运用了八分休止符,把学生一连串“悄悄”动作表现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第二乐段以较自由的节奏展开,乐句从弱拍起,曲调的跳进形成高低起伏与孩子的亲切语气非常贴切,表达了学生盼望老师发现“秘密”的急切心情。
歌曲《飞来的花瓣》
歌曲开始,旋律平稳,节奏时作休止和切分,顿挫有致,表现出学生深切的思念和诚挚的问候。在片刻的静谧无声之后,歌曲进入混声四部合唱,主旋律的音区升高,在两句基本相同的乐句之后,旋律扶摇直上全曲的最高点:片片花瓣在春风中倾吐芬芳
有如老师打开了信封,信中叙述的热烈的思念、优异的成就如春风扑面而来,老师的感情升腾,幸福的暖流在心中涌动。接着旋律回落,渐趋平静,传达了学生们温馨、美好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唱出神秘、急切的感受,表达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2、旋律中的大跳音程要唱准。
课前准备:桔子1个、箱子、歌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要组织一次特别行动,愿意参加的同学请举手。我有一个请求:我来当这次行动的总指挥可以吗?好,既然这样,一切行动可要听指挥哦!
说到这里,同学们肯定特想知道,这会是一次什么行动呢?嘘,这是秘密,而且这个秘密呀,味道有点甜!
二、初听:
听音乐(出示歌词),谁来说一说,这是个什么样的秘密?
(师拿出一个桔子),这是一个很普通的桔子,让我们一起来赋予它神奇吧。请大家闭上眼睛,把你的秘密悄悄地装进桔子里。现在我感到手里桔子沉甸甸地,因为它装了那么多同学的小秘密,我要把它放好。
三、熟悉歌词:
1)在行动开始之前呢,我们要先来熟悉一下这次的任务。请你们按歌词的内容有感情地念一遍。(自己念————指名————齐念)
你觉得他们在行动的时候是带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神秘急切地
2)配乐朗诵。
四、学唱歌词:
1)再听音乐,假如你是一位小导演,让你为这首歌配上画面,你会选用怎样的画面?
2)一边想象,一边随着琴声用“LU”哼唱。
3)轻轻地跟唱歌词。
4)齐唱。
5)处理:为了把这首歌唱好,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提醒别的`同学在哪些地方应该注意一下?(教师点拨:这首歌你觉得最重要的是体现哪两个词?哪一部分应该唱出“悄悄”,哪一部分唱出“甜甜”?)
为什么这个秘密是甜甜的?仅仅是桔子的味道吗?(生讨论:这不仅仅是一个甜甜的桔子,更是同学们一份甜甜的心意。)所以,今天我们要完成的也是一次甜甜的、爱的行动。
6)以“领+齐”的形式演唱歌曲。
五、学唱歌谱:一起把歌谱连起来唱一遍。
六、表现:
1)刚才大家在这个桔子里悄悄地装了心里的小秘密,现在我想请大家换一种方式来表达。大家都带了纸笔,请你们把你对老师说的话语、想法画下来或者写下来,行吗?
2)展示。将好的作品和想法予以展示。(投进箱子)
3)歌表演
分小组合作排练
4)汇报
一齐朗诵+表演唱。
七、聆听《飞来的花瓣》(机动安排)
1、有许多的学生在老师的精心培育下长大成人,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才,为祖国的建设发挥着他们的聪明才智。那他们是怎样表达对老师的热爱之情的呢?(放《飞来的花瓣》)
2、师:是呀,不只在校生爱老师,已经毕业的甚至全社会的人们都尊敬老师。现在,你想对尊敬的老师说句什么呢?(背景音乐《飞来的花瓣》)
先想一想,每人说一句话。
八、课外延伸:采访你最尊敬的老师
1、我相信每位同学心中都有自己最尊敬的老师,请你在课外找到他进行采访,向他说说自己的心里话,相互沟通。
2、结合采访的内容和所学的歌曲,排一个歌颂老师的小节目。下节课进行交流。
9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聆听《草原放牧》《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感悟音乐的表现和创造,逐步激发学生对学习音乐鉴赏的兴趣和信心,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观。
【过程与方法】
对比欣赏,感受音乐要素在两部作品中发挥的不同艺术作用。
【知识与技能】
学习掌握聆听音乐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感受音乐要素在作品中所发挥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探究音乐要素在不同作品中体现出的不同特点。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音响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欢迎来到《学会聆听》节目,我是这期节目的主持人。在我们开始聆听音乐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两个问题。大家平时在生活中听歌吗?通过歌曲大家都能感受到什么,可以举例子说明。
「生举手发言」
师:音乐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当播放一段音乐时,我们不只是听,还要会听,听它在音乐方面的特点,听它表达的情感状态等等。我们可以用音乐来美化自己的人生,也许我们不是作曲家、音乐家,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听,可以看,可以鉴赏。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鉴赏两首作品,那么大家知道从哪些方面进行鉴赏吗?我们首先来回忆一些基本知识。
「二」新课教授
1.回顾音乐要素
音乐的基本要素: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
音乐的形式要素:节奏、旋律、力度、速度、调式、曲式、和声等等。
一般音乐是通过其形式要素来体现情感和特点的。节奏是指音乐运动的长短和强弱,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力度是音量的强弱程度;速度是音乐进行中的`快慢程度。
2.欣赏《草原放牧》
「1」欣赏并回答问题
①哪些音乐要素发挥了主要作用?「节奏、力度、速度等推动音乐的发展变化。」
②独奏乐器是什么?「琵琶」
③音乐情绪是怎样的?「生机勃勃、活泼的,能想象到美丽的草原和放牧生活的情景。」
《草原放牧》是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中的第一部分,作于1972年春。创作这部作品的目的是:尝试着使用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琵琶为主奏乐器和西洋管弦乐队结合,来表现社会主义革命的现实题材。
这部作品是根据蒙古族少年龙梅和玉荣在暴风雪中保护公社羊群的真实故事写成的。乐曲采用无标题协奏曲与标题交响诗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将多乐章的划分与单乐章的归纳结合起来,将民族传统曲式中的多段体与交响乐中常用的奏鸣曲式结合起来,将有情节的叙事性与纯音乐的抒情性结合起来,进而形成这部既有鲜明民族特色、又有强烈时代精神的优秀音乐作品。
「2」分别欣赏作品的第一、第二主题
学生练习分别打出两个主题的节奏,再加入旋律线哼唱主题旋律,最后加入速度、力度感受主题情感。通过练习对比分析两个主题:
①第一主题是根据吴应炬作曲的电影动画片《草原英雄小姐妹》的主题歌改写的。着力刻画“小姐妹”天真、活泼、乐观、富有朝气的少年形象以及她们勤劳放牧的生活情景。这一主题经过几次反复,通过节奏、配器上的一些改变使音乐趋向热烈、欢快。
②第二主题与第一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从另一角度表现了内蒙古人民的现实生活。它好像在对美丽而辽阔的草原进行着如歌似的赞美,又好像在描画着草原人民的幸福生活,更像内蒙古人民在抒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第二主题是一段颇具内蒙古长调色彩的旋律。
3.欣赏《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
「1」欣赏并回答问题
①作品表达的情绪是怎样的?「缓慢的哀歌」
②说出这个乐章调式调性和曲式结构?「b小调,省略展开部的奏鸣曲式」
《第六「悲怆」交响曲》是柴科夫斯基创作的最后一部交响曲,也是他最钟爱的一部作品。通常,交响曲的第四乐章都是热烈欢腾的快板,而这部作品的第四乐章却是一首缓慢的哀歌,其中浸透着“安魂曲”一样的情绪。
「2」再次播放音乐,并分小组讨论其中一些音乐要素的发展变化。之后每小组抽代表,教师分段播放作品,小组代表边听边解说,主要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敏感度。
「三」巩固提高
最后分别完整欣赏《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学生比较两个不同感觉的作品在旋律、速度、力度方面各有什么不同。
通过比较发现不同风格情绪的作品通过各自的音乐要素体现出来,可见音乐要素在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四」小结作业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已经了解如何聆听感受一首音乐作品。同学们课下先自己欣赏一下《长江之歌》,并学唱。下节课,老师找同学先来进行歌曲的解说。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六、板书设计
10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完整而充分地聆听乐曲,感受西方交响音乐的美,拓宽国际音乐文化视野,理解多元音乐文化。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听赏作品、讲授法以及小组合作探究法,学生能够进一步提高音乐鉴赏能力,感受作品背后的人文内涵。
【知识与技能】
能够充分聆听并记忆音乐主题,掌握乐曲的情绪变化。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聆听并记忆音乐主题,结合作曲家生平理解乐曲表达的精神内涵。
【难点】
学唱音乐主题,掌握乐曲背后的音乐史知识。
三、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教师为同学们展示电视剧的片段,并提问同学们:“刚刚我们在片段中听到的插曲叫什么名字呢?”
学生自由回答。「《欢乐颂》」
2.教师介绍《欢乐颂》出自贝多芬的《第九「合唱」交响曲》,这部交响曲被认为是贝多芬音乐创作的高峰和总结,顺势导入本课。
「二」初步感知
1.教师初次播放乐曲《欢乐颂》音频,并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师:《欢乐颂》是举世闻名的经典乐曲,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你对《欢乐颂》的认识吗?西方的圣诞节和唱诗班都经常演唱;作者是贝多芬。「学生根据已有的常识各抒己见即可。」
2.教师请同学们说一说贝多芬的成就及代表作品,随后师生共同总结。「贝多芬是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家、作曲家,被人们称为“乐圣”。一生最重再现要的贡献在于他创作了32首钢琴奏鸣曲、9部交响乐、一部声乐套曲和一部歌剧,代表作品有《第三「英雄」交响曲》《月光奏鸣曲》以及歌剧《费德里奥》等等。」
3.再次聆听歌曲,并请同学们思考乐曲选择什么音乐体裁来陈述乐思。「交响乐」
4.教师介绍交响曲的相关知识。「交响曲是按照奏鸣曲的曲式原则创作而成的一种管弦乐套曲,结构宏大、内容深刻而富于戏剧性、写法复杂并且音色对比鲜明。」
「三」探究学习
1.教师播放歌曲,并提问同学们歌曲的情绪和速度分别是怎样的?「坚定、庄严地;中速」
2.老师再次播放《欢乐颂》的管弦乐演出视频,请同学们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特点划分部分。「师:请同学们仔细思考一下,这首乐曲一共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呢?两个部分,序奏和人声。」
3.引导同学们梳理《欢乐颂》的音乐要素。
「1」播放核心音乐“欢乐”主题,并提问乐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级进、平稳的上行和下行,无跳进」。
「2」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内容?「传达欢乐主题」
「3」教师提问,引导同学们边聆听音频,边观察乐谱,探寻音乐作品的情绪变化。「师:作者是如何传达欢乐主题的呢?通过情绪变化逐步推进。」
①学生自主探寻音乐情绪变化的过程。「过程:由抒情到坚定的情绪变化」
②师生共同总结音乐情绪的多种推进方法。「力度:由弱渐强;配器:弦乐—管乐—打击乐—转折—加入人声;演奏/演唱形式:独奏/领唱—合奏/合唱」
4.教师进一步追问,作者通过《第九「合唱」交响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同学们以小组讨论为单位展开思考。「师:《欢乐颂》虽然只是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的第四乐章,但是这个“欢乐主题”曾经在前三个乐章中出现、又被中断过,最后在第四乐章加入人声将作品推向高潮》。这样的做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主旨呢?冲破困境,得到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胜利和欢乐、团结和友爱。」
5.教师与同学们分享贝多芬的生平故事,将贝多芬戏剧性的人生与《第九「合唱」交响曲》相结合,辅助学生理解作品的人文内涵。「这首交响曲从忧郁的小调开始,最终由明亮的大调结束全曲,这正象征了贝多芬不畏惧苦难的束缚,冲破命运的牢笼,最终走向光明的人生轨迹。」
「四」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观赏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拓宽音乐视野。
「1」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
「2」教师引领同学们理解贝多芬的卓越历史成就。「贝多芬不但在交响曲上有着突出的成就,与此同时,他的《32首钢琴奏鸣曲》是西方音乐的经典之作,被誉为西方音乐的“新约圣经”。」
「五」小结作业
1.师生以问答的形式共同总结本课主旨。「生活中要勇于面对困难,克服瓶颈,生活终将迎来光明。」
2.课下请同学们搜集一下莫扎特的《第40号交响曲》,并思考两位古典大师在音乐创作中形成迥异的音乐风格的社会原因是什么?用文字的形式带来,200字左右,下节课与同学们共同交流讨论。
五、板书设计
11
一、教材分析
本课所选的第一首作品《非洲赞歌》是即兴演唱的非洲民间歌曲,这首歌句式方整短小、旋律由高像低并多次同音重复、模进等方式进行,用马林巴乐器伴奏,用真声演唱,具有传统非洲音乐的特点。
第二首作品《鼓舞》,体现了非洲节奏的重要特点,《鼓舞》由鼓乐、声乐、鼓乐与声乐协奏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节奏均匀、热烈,贯穿着基本的节奏型;第二部分以声乐为主;第三部分以多种节奏形成一种类似于多声部旋律的复杂的节奏织体,情绪热烈、激动。
第三首作品《门库尔雅》是一首由两架马林巴琴演奏的坦森尼亚民间乐曲。一架马林巴是高音琴,另一架是低音琴,高音琴从头到尾反复演奏一个固定的旋律,低音琴演奏的节奏和音调则变化多样。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非洲音乐的特点,认识马林巴等几件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非洲乐器。
2、通过对非洲音乐的节奏练习,让学生掌握非洲节奏的两种主要形态。
3、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总结非洲音乐的特点,感受非洲音乐独特的魅力。
三、重、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对非洲音乐特征的感受与分析,而难点在于对非洲鼓乐复杂的节奏形态的认知、学习与掌握。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学唱《非洲赞歌》,直接导入课题——非洲音乐
(二)非洲概况介绍
1、地理概况(出示地图)
2、非洲音乐的概念界定。
非洲作为地理概念是指整个非洲大陆,但从文化角度来说,属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地区。
(三)作品欣赏
a、欣赏作品《非洲赞歌》
思考:
1、伴奏乐器的音色?
2、歌曲的演唱形式?
3、节奏与旋律的特点?
4、音乐与语言的联系?
小结:在非洲音乐与语言的联系非常密切,许多非洲语言和中文类似,都是属有音调的语言,音乐传递语言讯息在非洲十分普遍。此一特征的.运用,最有趣的现象是所谓的“说话鼓”。鼓声的节奏及高低抑扬,完全根据语言而来,因此听众能立刻了解其含义。
b、器乐
1、出示图片,介绍马林巴琴
2、欣赏作品,马林巴琴二重奏《门库尔雅》,感受音色
3、依次介绍非洲各种鼓,鼓为非洲音乐之魂。
C、欣赏《鼓舞》——布隆迪圣鼓
思考:
1、注意歌曲的演唱形式(应答)
2、提炼音乐中不断重复的节奏型,并用手拍出来。
d、非洲音乐的主要形态及节奏的练习体验
1、单线型
2、多线型
e、非洲歌舞欣赏
1、观看视频,感受非洲舞蹈的特点。
2、在视频中找出非洲音乐的特征
五、知识小结:非洲音乐的主要特征
1、音乐与语联系紧密,偏爱敲击乐器,尤其是鼓。鼓不仅可作为乐器演奏,还能模仿语言,传递信息。
2、非洲音乐的节奏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一般分为单线型和多线型两种节奏形态。
3、歌唱最常见的形式是“呼应歌”,歌曲中旋律、节奏常重复。
4、在多数情况下音乐与舞蹈紧密结合,舞蹈伴随着歌唱与鼓的演奏,常伴有喊叫,以抒发感情,增加气氛。
5、有较强的即兴性。
六、课堂小结,宣布下课
出示图片,非洲音乐对世界音乐影响甚广,促成了蓝调,爵士乐的新音乐风格,也运用于很多的舞蹈中,比如拉丁舞、街舞、踢踏舞等,下节课我们一起进入受非洲音乐影响的拉丁美洲音乐,感受不一样的魅力!
12
一、读准字音
携带xié慰藉jiè上颚è颤动chàn骷髅kūlóu萦绕yíng缥缈piāomiǎo
蟾蜍chánchú戛然jiá模型mó鱼鳍qí
二、弄清词义
剔除:把不合适的去掉
声纳:利用超声波测距的装置
征募:招收募集
领地:占有的土地
和弦:音乐术语,三个以上的音同时发响
迄今:到现在
湮没:埋没
冒昧:言行不合地位、场合的要求,多用作谦辞
三、语段阅读
我们面临的问题之一,是随着我们拥挤地生活在一起……只是因为我们还有音乐。
1、文中的两个“之一”是否可以删除?为什么?
2、既然说“我们很难从这噪声里选择出有意义的信号来”,那通讯系统还有什么用呢?
3、“我们好象一定”句中的“好象”和“一定”是否矛盾?
4、末句有什么作用?
鸟类歌声中事务性通讯的内容已有人作了那么多的分析……我不能相信它只是在说:“画眉在这儿。”
1、“事务性通讯”和“八小时以内的事务性语言”指什么?
2、我不能相信它只是在说:“画眉在这儿。”这句的意思是指
3、作者认为音乐的性质是什么?
4、作者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答案:
1、“之一”不能删掉。“我们面临的问题”和通讯的`内容繁复的原因都很多,作者在这个话题中都只谈了一个方面,所以用“之一”。
2、一个通讯系统内部,信号的含义还是明晰的。而在系统外,复杂的编码信号就成其为“噪声”了。
3、用“好象”是因为假定的未来事件,不能用归纳法做出定然的结论。但人们会利用信息传递技术来“闲聊”,这一点情理上是“一定”会发生的。
4、强调音乐的巨大作用,也为下文阐释“大自然的音乐”引出了话题。
1、指的是鸟之间用于沟通和联系、交流的声音信号。即起着“警告、惊叫、求偶、宣布领地、征募新友、要求解散等”作用的鸣叫。
2、“我”认为它不只是进行“事务性通讯”,而且是在进行不带功利性质的“音乐演唱”。
3、没有功利目的,只是自得其乐,或是“沉思的、若泣若诉”地抒发情绪。
4、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写得生动、形象、活泼。
13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学习歌曲《丰收之歌》,体会歌曲中欢乐、热烈的情绪,能感知歌曲的旋律走向。
2、技能目标:
能运用简单的打击乐器进行创编,并能参与到不同的音乐活动中。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歌曲,能体会丰收的喜悦,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愿意与他人分享劳动的快乐。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能体会歌曲中欢乐、热烈的情绪,并能用正确的情感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用简单的道具和打击乐器进行创编,并能参与到不同的音乐活动中。
教具准备:打击乐器、电子琴、课件
教学方法:听唱法、学唱法、合作法、创编法
二、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欣赏一组图片,并说说欣赏后的感受。
师语:同学们,欣赏完这一组图片,你从图片中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生汇报
师语:同学们说得真好,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在丰收时节创作的歌曲。
2、学习新课
1」初听音乐,说感受。 A、听完这首音乐,你感受到歌曲的速度和情绪是怎么样的?
B、生汇报
师小结:歌曲的速度是稍快的,情绪是欢快地。这是一首丹麦民歌,描述的场景是丹麦人民在地里劳作时的情景和丰收后的喜悦心情。」那同学们思考一下,这首歌曲的速度可以用稍慢的速度来演唱吗?
生汇报:
师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那这首歌曲的旋律走向有什么特点呢?下面老师来范唱一遍,你们细心聆听,感受一下旋律的走向。
2」师范唱
3」按节奏领读歌词
4」跟琴唱简谱
5」跟琴学唱第一段歌词
6」自主学习第二段歌词
7」检验学习成果,并解决难点句
8」跟录音完整唱
三、拓展创编
1、变换速度唱「改用稍慢的速度演唱」
1」请学生说说采用不同速度演唱的感受
2」师小结
2、器乐伴奏
1」拿出铃鼓、碰铃等乐器为歌曲伴奏
2」老师演示,生练习
3」师生合作「要求学生可根据自己喜欢的音乐感觉来拍打节奏。」
3、丰收的季节是如此的美好,老师也想表达一下自己喜悦的心情「老师拿出道具边唱边演」
1」师表演
2」师生合作,跟随音乐一起动起来
四、小结和拓展
1、课堂小结——「师结语: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是一个与他人分享快乐,分享劳动成果的'季节,所以,同学们,你们也要学会做一个懂分享的人哦。不同的国界,不同的地方,表达丰收喜悦的方式也会不一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中国民歌《丰收锣鼓》,了解不同地方的人庆祝丰收的场景,用愉悦的心情来结束今天的音乐课堂吧。
14
教学目的:
初步了解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三种歌唱方法的演唱特点。培养学生感受美,体验美的能力,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
知道歌曲有三种歌唱方法并能加以分辨。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课间播放歌曲《我的太阳》
新课教学
1、美声唱法
A、导入新课:歌曲《我的太阳》导入
B、美声唱法:美声唱法一词出自Belcanto,这是18世纪流行于意大利的一种歌唱方法,其目的在于造就美妙的歌声。
C、欣赏歌曲《黄河颂》片段。
D、结合实例讲解美声唱法的演唱特点:声音悦耳、圆润靠后,具有声音本质美的声音。要求声区统一,声音连贯不断,音准完美,讲究声音的位置、共鸣、气息。
2、民族唱法
A、歌曲《歌唱祖国》导入(教师亲自演唱)
提问:演唱的表情、音色?
B、民族唱法:“民族民间唱法”“中西结合”的统称,也成为中国唱法。
C、欣赏歌曲《大坂城的姑娘〉〈北京的金山上〉〈茉莉花〉片段
D、了解民族唱法的`特点:注重声音的民族性、音色真实、明亮靠前、语言十分讲究,注重声请并茂,韵味浓郁。
3、通俗唱法
A、导入:同学们平时喜欢唱些什么歌曲
鼓励学生积极上台演唱。
B、通俗唱法:即流行歌曲的唱法,也叫自然唱法,是以“自娱”为其表现的主要目的。
C、分析通俗唱法的演唱特点:无严格的技术规范,把“自娱”作为重要表现目的,强调其“倾诉性”和“宣泄性”力求演唱的生活化,大众化的口语化。
D、讨论,是不是流行歌曲都适合我们?
4、请学生分辨三种不同的演唱方法。
5、让学生尝试用三种不同的演唱方法唱同一首歌,再次体验各自特点。
6、小结。
音乐教学设计15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草原上》
2、表演歌曲《草原上》
3、音乐知识:四分、二分音符
4、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一、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草原上》,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初步感受内蒙古的民族民间音乐的民族风格。
二、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草原上》,并进行表演。
三、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二分音符、四分音符。
四、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草原上》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竖笛小练习。「结合学唱歌曲演奏so、la、mi三音进行练习」
二:新课学习:
1:导入:(谈话、多媒体出示内蒙古大草原和内蒙古人民的风土人情,并配以《草原上》伴奏音乐)
教师介绍:在这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民族——蒙古族,他们以放牧为生……老师唱一首给你们听吧。
教师范唱,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听后回答,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2、再听音乐,学生自由随音乐表演,教师可稍做指点。
3、学习歌曲(出示大歌片或投影片)
1)听歌曲录音《草原上》「也可选看光盘影片内容」;
2)教师范唱,引导学生小声随唱;学生轻声跟着范唱录音唱。唱出优美抒情的情绪。
3」结合竖笛进行视奏练习
4」多媒体出示大草原,学生用中速、悠扬的歌声演唱,注意唱出对草原的`赞美之情,开展联想与想象,投入到“草原上”的情景中去。
5)边唱边即兴表演。
6)教师出示打击乐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并进行编配为歌曲伴奏。
三、音乐知识
1、学生跟着琴边看谱边唱唱名。
2、师:歌谱里出现最多的是哪三个音?mi sol la
看老师用柯尔文手势边唱表示着“3 、5 、6”三个音。(学生唱)
教师弹琴,开火车游戏,教师弹一组,学生按节奏唱一组,一个接着一个。
(唱音高时结合柯尔文手势进行训练,让学生从立体的直觉上理解音的高低。)
3、加上时值唱一唱3 6 5 ― 6 2 5 ―认识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由节奏入)
Ⅹ Ⅹ Ⅹ ―读一读唱一唱边拍手边读
4、节奏游戏找妈妈
将《草原上》的歌谱分割成卡片,将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分别贴在黑板上归类,边听音乐边贴,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看哪一组贴得快,贴得最正确。
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返回主持报告范文列表